摘要:由于民爆物品的特殊性,民爆物品儲存庫作為特殊的儲藏場所,其安全防護尤為重要。雷電作為一種自然現(xiàn)象,對民爆物品儲存庫構成嚴重威脅,有效的雷電防護防護裝置設計及施工措施是確保庫存安全的關鍵。本文從民爆物品儲存庫防雷類別及區(qū)域劃分出發(fā),探討了民爆物品儲存庫的防雷設計及施工要點。研究表明,合理的設計與嚴格的施工管理能夠顯著提高民爆物品儲存庫的防雷能力,減少由雷擊引發(fā)的安全事故。
引言
民爆物品作為一種特殊的物資,由于其高度易燃易爆的特性,如何安全、有效地儲存一直是業(yè)界關注的焦點。除了常規(guī)的火災、盜竊等安全風險外,雷電作為一種自然災害,對民爆物品儲存庫的潛在威脅不容忽視。一旦遭遇雷擊,極易引發(fā)火災甚至爆炸事故,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多項針對危險品儲存場所的防雷技術規(guī)范,如《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guī)范》等,通過科學有效的規(guī)范措施來降低雷擊事故發(fā)生的概率。然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部分單位對于雷電防護的認識仍存在不足,導致防雷設施的設計與安裝未能達到預期效果。本文將從民爆物品儲存庫防雷類別及區(qū)域劃分入手,對民爆物品儲存庫的雷電防護裝置設計及施工措施進行探討,旨在為相關領域的工程設計和施工人員提供參考,推動民爆倉庫雷電防護技術的不斷進步,實現(xiàn)民爆行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1 民爆物品儲存庫防雷類別及區(qū)域劃分
1.1 民爆物品儲存庫防雷類別
根據《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民爆物品儲存庫根據存儲的炸藥種類通常被歸類為第一類防雷建筑物或第二類防雷建筑物。
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適用于制造、使用或貯存火炸藥及其制品的危險建筑物,這些建筑物因電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轟,可能會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具體包括具有0區(qū)或20區(qū)爆炸危險場所的建筑物,如儲存黑索今、膠狀乳化炸藥、工業(yè)炸藥等危險品的庫房。
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適用于制造、使用或貯存火炸藥及其制品的危險建筑物,但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包括具有1區(qū)或21區(qū)爆炸危險場所的建筑物,如儲存硝酸銨(含硝酸銨水溶液)、硝酸鈉、硝化纖維素(水及醇類含量不小于25%)等危險品的庫房。
1.2 民爆物品儲存庫雷電風險區(qū)域劃分
民爆物品儲存庫的雷電風險區(qū)域劃分是為了更加有效地實施防雷措施,一般來說,根據民爆物品儲存庫內部功能和危險程度進行詳細的區(qū)域劃分。常見的區(qū)域劃分包括高危區(qū)、中危區(qū)和低危區(qū)。高危區(qū),經?;蜷L期存放高度易燃易爆火藥炸藥的地方,如主要的儲存?zhèn)}庫。這些區(qū)域需要特別嚴密的防雷設計,包括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等;中危區(qū),正常使用過程中可能爆炸風險的區(qū)域,如輔助儲存區(qū)、包裝區(qū)和上下貨區(qū)域,雖然風險低于高危區(qū),但仍需考慮適當?shù)姆览状胧?;低危區(qū),辦公區(qū)或其他非直接儲存民爆物品的區(qū)域,正常使用過程中能形成火災危險,但爆炸風險極小,這類區(qū)域的防雷要求相對較低,但仍需遵守基本的防雷規(guī)范。此外,在進行區(qū)域劃分時,還需要考慮到建筑物的具體結構、周圍環(huán)境條件以及雷電活動頻率等因素。因此,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根據相關標準和規(guī)范進行詳細的評估和劃分,制定出適合特定民爆物品儲存庫的防雷方案。
2 民爆物品儲存庫的防雷設計要點
2.1 防直擊雷措施
民爆物品儲存庫防直擊雷措施主要通過安裝接閃桿、接閃帶等雷電防護裝置來實現(xiàn),以保護儲存庫免受直接雷擊。儲存庫在設計和安裝接閃桿時,接閃桿應根據所需要保護的建筑物的長寬高計算保護面的覆蓋面積,以確保能夠導引雷電并通過引下線將雷電引入大地。儲存庫在設計和安裝接閃桿時,需要確保接閃桿、接地裝置和道路以及建筑物出入口的距離超過3米,以確保安全。同時,為保證有效的雷電引流,當庫房的外部防雷裝置采用獨立的接地系統(tǒng),接地電阻應要求小于10歐姆,如果庫房的防雷接地、防閃電靜電感應接地、電氣設備接地、保護接地及電子系統(tǒng)的接地等采用共用接地裝置時,其工頻接地電阻按各系統(tǒng)要求的最小值來確定,以確保雷電事故發(fā)生時,雷電流能夠迅速無害地流入大地。此外,使用耐腐蝕、高效的材料制作接地體及接地線,如熱鍍鋅鋼材,并保證接地體與大地良好接觸,以長期保持穩(wěn)定的接地效果。
2.2 防雷電感應措施
雷電感應是指雷擊發(fā)生時產生的電磁場變化會在附近的導體上感應出高電壓或大電流的現(xiàn)象。防雷電感應措施主要通過設置屏蔽網、等電位連接等方式來降低雷電電磁場對儲存庫內部設備的影響。金屬物的等電位連接,確保庫房內所有金屬結構物(如鋼結構、管道、金屬門窗等)都進行等電位連接,這可以有效防止雷電感應產生的高電壓;分布電容與隔離,在電路設計上應用分布電容效應減少由雷電感應產生的電流影響,同時對電子設備和控制系統(tǒng)采用光學隔離或電氣隔離技術,以降低雷電電磁脈沖的影響;屏蔽措施,對于敏感的電子設備和監(jiān)測系統(tǒng),采用銅芯金屬鎧裝電纜或護套電纜穿鋼管埋于土地中,并做好接地,從而減少電磁干擾的可能。
2.3 防雷電波侵入措施
雷電波侵入是指雷電通過電力線、通信線等途徑進入建筑物內部,造成電氣設備損壞或引起火災等事故。防雷電波侵入措施主要通過安裝浪涌保護器等方式來防止雷電波通過電源線、信號線等侵入儲存庫內部。安裝浪涌保護器,在庫區(qū)的進出電源線路和通信線路上安裝對應規(guī)格的合格浪涌保護器,能有效降低由雷電引起的過電壓,保護設備不受損害;電氣系統(tǒng)的合理布線,確保所有電線和電纜都采取適當?shù)牟季€方式,如采用地下電纜,從而減小雷電波的侵入概率。因現(xiàn)場不具備埋地引入的條件,架空線路應在進入庫房之間對電纜埋地,埋地長度不應小于15米。
3.民爆物品儲存庫的防雷施工要點
3.1防雷施工規(guī)范
民爆物品儲存庫的防雷施工應遵循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和《防雷裝置檢測規(guī)范》的要求,確保防雷設施的設計、安裝、檢測和維護均符合規(guī)范。例如,接閃桿、接閃帶等防雷設施與倉庫出入口、道路等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一般不少于3米,以防止雷電波沿導線傳入室內造成危害。同時,防雷設施的材料應選用耐腐蝕、導電性能好的金屬材料,如鍍鋅圓鋼、鍍鋅扁鋼等,材料的規(guī)格和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
3.2 防雷設施選擇與安裝
民爆物品儲存庫接閃桿應安裝在倉庫的頂部或周圍,確保能夠覆蓋整個倉庫區(qū)域。接閃帶則通常安裝在倉庫的屋頂邊緣,形成閉合的防雷網絡,增強防雷效果;接閃桿、接閃帶等防雷設施應與接地裝置可靠連接,接地電阻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一般不超過10歐姆。接地裝置應埋設在地下一定深度,以確保接地電阻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引下線是連接接閃桿或接閃帶與接地裝置的金屬導體,應沿倉庫外墻均勻分布。引下線的材料、規(guī)格、焊接工藝等應根據《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來確定,引下線數(shù)量不少于兩根,以確保防雷效果。
3.3施工注意事項
民爆物品儲存庫防雷施工過程中,在安裝接閃桿時,應充分考慮固定支架的影響。埋地角鋼作為接地體時,其與倉庫的距離應滿足規(guī)范要求。如接地電阻達不到設計要求,可通過增設引下線、增加地網或采用降阻劑等方法來降低接地電阻;在倉庫內部,應設置等電位連接點,將室內窗戶、防靜電板等處的金屬構件與防雷設施進行等電位連接,以防止雷電感應產生的過電壓對設備造成損害。
3.4防雷檢測與維護
民爆物品儲存庫防雷設施應定期進行檢測和維護,建立防雷臺賬,以確保雷電防護裝置的正常運行。檢測內容包括接閃桿、接閃帶、接地裝置等防雷設施的外觀檢查、接地電阻測試和過渡電阻測試,對監(jiān)控線路、行政區(qū)配電箱等電氣設備及浪涌保護器的接地電阻測試和過渡電阻測試。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應及時進行修復和處理。同時,應定期對防雷設施進行保養(yǎng)和維護,如清理接閃桿上的銹蝕部分、檢查接地裝置的連接情況等。此外,應制定防雷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當發(fā)生雷擊事故時能夠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救援減少損失。
結語
綜上所述,民爆物品儲存庫的防雷裝置的設計需嚴格遵循國家標準和行業(yè)規(guī)范,確保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防雷設施的選擇上,應注重其材質、規(guī)格和性能,以滿足儲存庫的特殊需求。同時,防雷施工應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確保施工質量。此外,定期的防雷檢測與維護同樣重要。通過定期的檢測,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防雷設施存在的問題,確保其始終處于良好狀態(tài),而有效的維護保養(yǎng)則可以延長雷電防護裝置的使用壽命,提高其防護效果。